第356章 小灵通
全京城这些玩车的败家子们都知道了,现在京城多了一辆特别定制版的奔驰,全球仅一辆。
谁要是再买个新车得瑟,就有人说:“有能耐,跟那辆红大奔比一比啊,人家那车全球就一辆,你有能耐去拔份啊。”
这句话一出,立马不敢得瑟,家里才趁几个子啊,限量款都轮不上,更何况特别定制版。
莱昂那边跟官方谈的如火如荼,一会回家收拾收拾,把闲置了两个月左右的发动机数据模型给拿了出来。
坐着飞机直飞魔都,可惜现在做的还是空客,什么时候坐上咱们自己的运十,那才叫得劲。
当刘华展示了他名为两个月、实则一个晚上的劳动成果之后,那些工程师被惊呆了。
这是什么脑子才能想出这样的结构模型,人和人之间果然是参差不齐的。
那位从汉斯国总部派过来的总工程师,就差要对刘华顶礼膜拜了。
“刘先生,您的智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希望能在你的带领下,设计出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汽车发动机。”
“没有最完美的东西,这只是目前我能想到最好的。”刘华笑了笑:“既然你们都认可这个模型,那么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都围绕这个数据模型来开展。”
刘华还在魔都给他们讲解这个数据模型的时候,汉斯国第二笔经费就已经打过来了。
那位总工程师连夜坐飞机赶回欧洲,带回去的数据模型,可以想象得到了多大的惊叹,要不然也不会付钱付的这么爽快,当然这时候他们是相当富有的,付钱爽快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的。
钱到手之后,返回京城,刘华又开始摆烂了,反正又用不着他写研究日志,也没有人会查他的岗,高兴的时候摆弄两下就行了,只要一两年以后能有货交就行。
媳妇从驾校学车回来,一边做饭一边跟刘华闲聊:“你说你现在也是这么大个老板了,为什么不买个大哥大呢?我看别的老板都揣个大哥大,联系起来也方便啊。”
“冰凉棒硬那么大个儿,跟砖头一样重,我才不要呢。”刘华不屑的说:“拿着那玩意儿就显得傻。”
“有本事你弄个不傻的呀。”
刘华笑着说:“哎,你还别激我,我要真弄出来的话,绝对亮瞎你的眼睛。”
“你就吹牛吧。”
“你还不信了?你想想,电脑我能搞出来,我还搞不出来一个电话。”
最终,刘华也没能让他媳妇儿相信,他能搞出来无线电话。
连自己的枕边人都不相信自己,刘华这个火气就蹭蹭的往上涨,你不是不信吗,那我就非搞出来不可。
刘华现在身上背着三个大项目,超级计算机、llng运输船、还有大众的发动机。
所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刘华决定自己再单开一个项目,他知道现在想搞租,2g或者3g的手机,那项目实在是太庞大了,而且2g刚刚开始推广,gsm还是属于国外的,需要谈专利,合作比较繁琐。
于是他索性搞起了一个小众赛道,但是也很赚钱,小灵通。
这是小东洋人搞的,也是今年刚立项,但是后来让咱们国家的人玩儿出了来。
既然上辈子它能满足很多人的通讯需求,那现在搞出来也势必能满足大家的通讯需求。
搞这种科研还是回华清大学最好,刘华就找到了黄主任。
“我准备搞个大项目。”
黄主任欣喜若狂:“好啊,早就盼着你能搞个新项目。虽然说现在复印机、打印机我们能吃到饱,但是这样的项目多多益善。”
“大哥大你知道吧。”
黄主任点点头:“您是想搞咱们自己的大哥大,有咱们自主知识产权的。”
刘华摇摇头:“大哥大的玩都是夕阳产业了,现在国际上都开始准备推广gsm了。”
“那您是准备搞gsm?”
刘华还是摇摇头:“gsm标准今年刚出来,想搞也可以,你得真金白银取得人家的授权,咱有这钱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想搞什么?”
“我想没那么复杂,就是城市内的通讯。”刘华笑着说:“暂时依托邮政的电信服务开展城市内的无线电话通讯,后期电信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进行调整,实现全国通讯。”
“听上去好像是那么回事儿。”
刘华解释道:“你好好想想,咱们日常打电话是不是都是一个城市里的通讯为主,长途电话能省则省。”
“那倒是,我平常接电话接的最多的就是学校里面这些同事。”
“如果有一款是移动通讯工具可以放到你口袋里面,在这个城市里面任何地方都有信号,可以清晰的打电话,你说你愿不愿意买?”
黄主任笑着说:“那我当然愿意买了,不过得先说清楚多少钱啊,这要是也跟大哥大一样,两三万一个,再加上几千块钱入网费,一分钟一块钱,那我可买不起。”
刘华点点头:“咱把邮政拉过来怎么样?和他们联合研发,争取把通话费用打到一毛钱,什么入网费、服务费通通不要,或者降低价格。”
黄主任点点头:“那感情好啊,真要是这么便宜的话,哪怕两三万一个我都买,至少我能用得起。”
刘华把连夜写的研发计划书往王主任桌子上一拍:“这是立项计划书,你签字吧,一共也不了多少钱,最重要是把邮政给拉过来。”
王主任翻看了一下计划书,他不是很懂,但是他相信刘华。
“这个字我签不了,我得找上面,找校长、副校长,让他们去请邮政。”黄主任乐呵呵的说:“我这个级别还不够。”
“要是全国邮政请不了的话,先请咱们京城的邮政。”刘华叮嘱道:“拿咱们京城当个试点,等咱们这儿铺开了,全国各地都会要的。”
黄主任收拾了一下办公桌,笑着对刘华说:“这是咱们学校现在头等大事儿,我这就找校长去,你放心,咱校长通情达理,一准儿能答应。”
黄主任说的没错,校长只是看了一下计划书,听了一下黄主任的汇报,多问一句都没有,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本章完)
全京城这些玩车的败家子们都知道了,现在京城多了一辆特别定制版的奔驰,全球仅一辆。
谁要是再买个新车得瑟,就有人说:“有能耐,跟那辆红大奔比一比啊,人家那车全球就一辆,你有能耐去拔份啊。”
这句话一出,立马不敢得瑟,家里才趁几个子啊,限量款都轮不上,更何况特别定制版。
莱昂那边跟官方谈的如火如荼,一会回家收拾收拾,把闲置了两个月左右的发动机数据模型给拿了出来。
坐着飞机直飞魔都,可惜现在做的还是空客,什么时候坐上咱们自己的运十,那才叫得劲。
当刘华展示了他名为两个月、实则一个晚上的劳动成果之后,那些工程师被惊呆了。
这是什么脑子才能想出这样的结构模型,人和人之间果然是参差不齐的。
那位从汉斯国总部派过来的总工程师,就差要对刘华顶礼膜拜了。
“刘先生,您的智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希望能在你的带领下,设计出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汽车发动机。”
“没有最完美的东西,这只是目前我能想到最好的。”刘华笑了笑:“既然你们都认可这个模型,那么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都围绕这个数据模型来开展。”
刘华还在魔都给他们讲解这个数据模型的时候,汉斯国第二笔经费就已经打过来了。
那位总工程师连夜坐飞机赶回欧洲,带回去的数据模型,可以想象得到了多大的惊叹,要不然也不会付钱付的这么爽快,当然这时候他们是相当富有的,付钱爽快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的。
钱到手之后,返回京城,刘华又开始摆烂了,反正又用不着他写研究日志,也没有人会查他的岗,高兴的时候摆弄两下就行了,只要一两年以后能有货交就行。
媳妇从驾校学车回来,一边做饭一边跟刘华闲聊:“你说你现在也是这么大个老板了,为什么不买个大哥大呢?我看别的老板都揣个大哥大,联系起来也方便啊。”
“冰凉棒硬那么大个儿,跟砖头一样重,我才不要呢。”刘华不屑的说:“拿着那玩意儿就显得傻。”
“有本事你弄个不傻的呀。”
刘华笑着说:“哎,你还别激我,我要真弄出来的话,绝对亮瞎你的眼睛。”
“你就吹牛吧。”
“你还不信了?你想想,电脑我能搞出来,我还搞不出来一个电话。”
最终,刘华也没能让他媳妇儿相信,他能搞出来无线电话。
连自己的枕边人都不相信自己,刘华这个火气就蹭蹭的往上涨,你不是不信吗,那我就非搞出来不可。
刘华现在身上背着三个大项目,超级计算机、llng运输船、还有大众的发动机。
所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刘华决定自己再单开一个项目,他知道现在想搞租,2g或者3g的手机,那项目实在是太庞大了,而且2g刚刚开始推广,gsm还是属于国外的,需要谈专利,合作比较繁琐。
于是他索性搞起了一个小众赛道,但是也很赚钱,小灵通。
这是小东洋人搞的,也是今年刚立项,但是后来让咱们国家的人玩儿出了来。
既然上辈子它能满足很多人的通讯需求,那现在搞出来也势必能满足大家的通讯需求。
搞这种科研还是回华清大学最好,刘华就找到了黄主任。
“我准备搞个大项目。”
黄主任欣喜若狂:“好啊,早就盼着你能搞个新项目。虽然说现在复印机、打印机我们能吃到饱,但是这样的项目多多益善。”
“大哥大你知道吧。”
黄主任点点头:“您是想搞咱们自己的大哥大,有咱们自主知识产权的。”
刘华摇摇头:“大哥大的玩都是夕阳产业了,现在国际上都开始准备推广gsm了。”
“那您是准备搞gsm?”
刘华还是摇摇头:“gsm标准今年刚出来,想搞也可以,你得真金白银取得人家的授权,咱有这钱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想搞什么?”
“我想没那么复杂,就是城市内的通讯。”刘华笑着说:“暂时依托邮政的电信服务开展城市内的无线电话通讯,后期电信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进行调整,实现全国通讯。”
“听上去好像是那么回事儿。”
刘华解释道:“你好好想想,咱们日常打电话是不是都是一个城市里的通讯为主,长途电话能省则省。”
“那倒是,我平常接电话接的最多的就是学校里面这些同事。”
“如果有一款是移动通讯工具可以放到你口袋里面,在这个城市里面任何地方都有信号,可以清晰的打电话,你说你愿不愿意买?”
黄主任笑着说:“那我当然愿意买了,不过得先说清楚多少钱啊,这要是也跟大哥大一样,两三万一个,再加上几千块钱入网费,一分钟一块钱,那我可买不起。”
刘华点点头:“咱把邮政拉过来怎么样?和他们联合研发,争取把通话费用打到一毛钱,什么入网费、服务费通通不要,或者降低价格。”
黄主任点点头:“那感情好啊,真要是这么便宜的话,哪怕两三万一个我都买,至少我能用得起。”
刘华把连夜写的研发计划书往王主任桌子上一拍:“这是立项计划书,你签字吧,一共也不了多少钱,最重要是把邮政给拉过来。”
王主任翻看了一下计划书,他不是很懂,但是他相信刘华。
“这个字我签不了,我得找上面,找校长、副校长,让他们去请邮政。”黄主任乐呵呵的说:“我这个级别还不够。”
“要是全国邮政请不了的话,先请咱们京城的邮政。”刘华叮嘱道:“拿咱们京城当个试点,等咱们这儿铺开了,全国各地都会要的。”
黄主任收拾了一下办公桌,笑着对刘华说:“这是咱们学校现在头等大事儿,我这就找校长去,你放心,咱校长通情达理,一准儿能答应。”
黄主任说的没错,校长只是看了一下计划书,听了一下黄主任的汇报,多问一句都没有,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