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求锤得锤,淬火其身
耐克巅峰赛从95年开始,双方互有胜负的原因就是,即便美国队天才如云,但世界队却能通过一两个水平相当的球员带着一群职业球员赢得对抗。
相比美国纯靠天赋来赢球,世界队基本都已经有了至少一年的职业比赛经验,从技战术素养上,是整体高过美国队的。
罗伊这几日都在给球员演练战术,关于挡拆空切后的破联防战术,随着训练,他也逐渐确定了主力和轮换,以及边角料。
巴哈马的艾顿、法国的尼利基纳、加拿大的杰克逊、中国的陈放、澳大利亚的哈利。
五个人从高度和移动上,是能跟上美国的攻防转换节奏的,从进攻上,艾顿、陈放的进攻可以作为内外支柱,同时让尼利基纳作为第一接应点,杰克逊和哈利都属于有身体,有一定自主进攻能力。
这个首发,确实可以跟美国队抗衡。
尼日利亚的乌多卡、巴西的韦斯利、立陶宛的马丁纳斯、中国的范子明,可以当内线的轮换耗材。
波斯的爱丁、多米尼加的安德烈斯、澳大利亚的威廉则是后场的轮换。
十二人的世界队,已经在主教练罗伊心里,有了计较。
与此同时,在央视转播团队下塌的酒店,一场意见不一的会议,正正激烈的讨论中。
争论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第一,是安排范子铭和陈放一起接受采访,还是单独分开。
第二、是赛前采访还是赛后采访。
而为什么会出现这两个争论,是因为基于一个大前提。
有论点,但不能是嘘头;有观点,但不能是槽点;有励志,但不能搞对比。
最后一条就是一切以和谐正能量为主。
所以,问题就来了。
范子铭是青训出品,陈放虽然也算是青训,但人家高二之前是校园普通高中生,一个青训系,一个校园系,两人要是放在一起做采访,那采访的问题就很容易出现对比,这是要全国播放的,引发出的问题一定有不良结果。
但自然有认为这样的采访才有意义的人,两帮人呼呼的争吵,让看戏的两位主持人段冉和王猛都傻眼了。
这里有必要提一组央视外出团队的人员构造。
媒体副指挥长,负责球馆转播、媒体运行、新闻宣传的现场负责人。
转播服务主任,协调一切转播后勤任务。
总导演,负责转播过程中的整体导演工作和相关人员的指挥安排。
技术运行中心,负责所有转播技术上的支持。
评论员,负责前台转播呈现内容的主要负责人。
这次出行报道巅峰赛,人不多,只有12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指挥长兼任组长一职,总导演兼任副组长。
两个都有权限和资格对内容的产生,进行讨论。
吵了一下午,到了晚上,双方各退一步。
分开采访,赛前采访。
前面说了为什么要分开采访,但赛前采访是为什么呢?
其实还是不自信的体现,生怕表现不佳,那采访聊什么?聊的都是负能量话题,赛前聊天,可以是展望,是期待。
另外这也可以更好配合宣传,毕竟这么多人来美国,吃喝拉撒加勤务费是一笔很大开支,可以在广告上找回利润,但也要看你广告能卖多少钱啊。
很快,方案提交给了耐克巅峰赛的组委会,作为全球知名的体育品牌,人家搞巅峰赛不是为了慈善和义务宣传篮球,实打实的为了拓展加深在全球的影响力。
很快,采访申请被通过。
训练一天的陈放和范子铭刚回到分给他们两人的房间,就听到了工作人员的敲门声。
一番沟通后,陈放很无语的去冲凉换衣服。
对于采访,他是真的不喜欢。
毕竟他是从球迷变成球星,说白了就是基层进了高层,他很了解中国球迷的爱恨情仇和朴素无华的情感。
你采访多了,虽然可以能获得一部分球迷的好感,对你产生认同和亲切,同样也会因为观点,惹得另外一群人的反感。
所谓言多必失,就是这个道理。(小崔不采访,没那么多黑粉。)
也别带着我其实是为了中国篮球好,想做吹哨人,破冰者,启明灯这种思维,地球离开谁都转了,没了你,大家活得一样好,没这个快乐,可以去寻别的快乐。
说白了,别把自己当根葱,你可以当,但别对外说,尤其是你还没登上山巅,爬山的人,说啥都是废话。
可心里再不情愿,自己还是要去。
他倒不担心范子铭会说啥,他的未来没未来,说啥都是屁话,没人会在意。
因为没粉丝球迷。
出了酒店,由耐克专职人员接送,来到了央视下塌的酒店,专门把一个会议室摆弄成采访室。
陈放表现得很从容,在央视工作人员围观下,开始对口条。
就是俗称的先把访谈问题给你过一遍,你觉得有问题的可以临时修改,另外提醒相关事宜,别说错话。
虽然是录播,可以剪辑,但采访流畅性还是希望能保留住,尽量少咔。
穿着全部都是耐克发放的运动服饰,陈放见到了段冉。
说起段冉,就不得不提他的履历,从2002年入行加入雅虎中国体育,他就从事nba的内容报道输出,这14年,也一直是做相关的内容,包括中国球员在nba影响力最大的那些年,他都是深扎在美国,在nba最前方给国内输送即时资讯。
同时,他也是tx体育里nba最深的捆绑者,tx的nba平台,都是他来策划指导和创建的。
可以说,他才是本次转播团队里,最大牌的。
段冉也在打量陈放,他有股中国人鲜有的气质,充满了锐气,顾盼间,能见目芒转瞬,可谓霸气侧漏就大抵是这个样子吧。
他见过无数的nba球星,尤其当家球星,从陈放身上,他感受到了同等气势。
“段老师,您好。”陈放先双手伸出,主动打招呼。
段冉留意到了陈放手,再握上去就知道,果如资料里所说,大得离谱。
天赋异禀啊!
内心强捺住激动的情绪,他微笑的开启了闲聊,试图把气氛变得轻松些。
陈放的回答能看得出他一点都不紧张,反而像是坐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身体精神都很放松。
工作人员把收音器别在了陈放的领口处,调试ok后在导播的提醒下,段冉道:“采访准备开始了,陈放你这边如何?”
“随时可以吧。”
随后,段冉对导播打了手势,两边同时倒计时,随着1的手势做出,段冉面向镜头,朗朗而谈:“观众们,球迷们,大家好,我是段冉。”
随后就是一番关于本次采访的介绍,包括是什么事,什么人。
一通话后,段冉侧过身,不看镜头,开始面对陈放。
采访进入一问一答的环节。
“是什么让你想来美国。”段冉的第一个问题就很尖锐,但这是开启访谈的成功钥匙,谈开了这个话题,后续才能跟进。
“嗯……。”陈放假装思索了下,回答道:“求知欲吧,想看看外面的天地。”
假如回答,美国是世界上篮球圣地,我想在这里变强,此刻的话虽然没问题,但会遗留一个问题,你是觉得国内没意思,打遍无敌手,所以才换地图升级?
“网上一直流传,是塔图姆招募的你,是这样的吗?”
“这个确实是真的,早在世青赛的时候,我入选了最佳阵容,当时布伦森,塔图姆都在最佳阵容,拍媒体照的时候,我们也互相留下联系方式,杰森说,如果你来美国,一定要联系他。”
“所以,当我飞机落地,我就尝试联系了他,随后他问我,你是来旅游还是做什么,我回答我是来念书,于是他就顺理成章的招募了我。”
“真是一段佳话,在过去的一年,你和塔图姆把球队带到了全美第一,这超出你的意料吗?”
“呵呵,没有想过,这里需要更正下,所谓的全美第一每天都变化,事实上,美国对美高的排名是不准的,很多媒体都会做个单方面的排名。”
段冉对陈放的回答感到惊讶,陈放有超出同龄人的沉稳和睿智,他能感觉到,一直避免出现尖锐、傲娇这种负面标签。
“本次巅峰赛,你要跟你的队友塔图姆来对阵,现在很多媒体把你们的对决当做热点来讨论,你有什么感觉?”
“哈哈,说实话,没感觉。”陈放先是笑了下,“我和杰森朝夕相处,这次来波特兰都是坐一辆出租车来的。在我去查米纳德的第一天,我们就单挑过。”“结果呢?”段冉敏锐的抓住了这个问题。
“我输了,很正常,杰森是全美最好的球员之一。”陈放很坦然。
“这也是我来美国的目的,求锤得锤,淬火已身。”
陈放的回答,让段冉肃然起敬,想象下,一个刚拿下世青赛得分王,在国内第一次青运会上,毫无争议的统治了球场,却甘心去了美国,努力提高自己。
求锤得锤,淬火已身。
好妙的一句话。
段冉感觉自己摸住了本次采访的核心思想,他继续问:“为什么想这样?”
“因为人都是有瓶颈,就跟铁变钢的过程,是需要外部重压的。”尽管陈放采访前,想低调,想糊弄过去,但面对段冉真挚的眼神,他难免会有一些真情流露。
“国内压力相对来你来说,还是太小吗?”段冉问道。
“不能这样看待。”陈放却摇头。
“国内压力一样很大,所谓的舒适区的舒适,我想只是限于熟悉环境,国内一样有很多厉害的同龄人,只是在美国,你碰到的更多。”
“在美国,你现在适应了吗?”
“还算可以,主要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个社牛,喜欢到处交朋友,加上自己会煮饭炒菜,队友都着迷我的手艺,所以我融入得很快。”
“哦,这个思路提供得不错,所谓技多不压身。”段冉深有感触,他就是在美国求学的,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如何融入美国,他其实有发言权。
令他惊讶的是,陈放好像非常快就融入,并且是黑人圈,要知道,黑人可以跟你做朋友,但这个朋友甚至连酒肉都不算,一个黑人愿意去你家吃饭,这是非常重大的关系进步。
但这个不能在采访里聊,段冉继续问:“现在espn的排名,你在第五,从以往的惯例来看,你现在应该收到了很多offer吧。”
“是的,有几家,我现在也在考虑,选择一个好的d1,对发展很重要,希望我运气能不错。”
这个话题,段冉不敢聊,因为一切未来的事情,你现在问,给出什么答案都不会对采访有利。
采访应该聊过往,聊当下。
于是,他迅速切回到主题。
“对于此次临时被选入巅峰赛,你有心理准备吗?”
“没有,很意外,但也习惯了,很多时候,打球就是这样。”
陈放打了个比分:“就像去打野球,对方什么实力特点,一概不知。但球还是要打,在比赛里去判断和适应。”
“那你对这场比赛,有期待吗?”
“有,这是人生很难得的经历,一辈子就这一次,我希望不留遗憾。”
对于遗憾,段冉的理解是想赢球,这也是他想知道的,于是问:“四天后的比赛,你觉得世界队能赢球吗?”
“作为世界队,我当然希望赢。其实两边都是非常出色的球员,胜负很难判断,不到比赛结束那刻,谁也说不准。”
陈放圆滑的回答让段冉感觉他完全不像未满18岁的少年,实在太老道了。
于是他只能重新寻找话题:“陈放,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外号,连美国球迷都在给你取外号,你对这个事怎么看待?”
“哈,我也喜欢给队友取绰号,甚至我在班上,也会。”
“有些流传的外号是你自己取的,是吗?”
“对,例如大隼,想让别人记住自己,所以取了个比较独特,就像这一次进世界队,就有队友对我喊:大隼,大隼。”
陈放的放松,也让采访变得很流畅,随后段冉在提完最后几个既定问题后,他问出了杀手锏。
“今年是奥运年,你想过为国家打奥运会吗?”
此话题让陈放面容一肃,他先是端着了自己的坐姿,然后沉声道:“为国效力,义不容辞。”
“但我想,国家队会根据阵容搭配和团队默契,各方面去考虑每一个球员,我毕竟年龄还小,比赛经验,对抗强度,方方面面都不够。”
叠个大buff,然后顺势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去,陈放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既不逼宫,也不甩性子,堂堂正正的按部就班便是。
结束访谈,陈放被段冉引到另外一个房间,这算是段冉自己的小心愿,他想跟这位很大可能冲击nba的少年聊聊,毕竟目前nba,已经没有中国人。
有希望的,目前只有一个流言中的周琦。
“刚才的采访,我的问题是不是尖锐了?”段冉先说了声抱歉。
“没有,美国的更尖锐,所以我都不敢接受采访。”
事实确实如此,要不是央视,估计陈放这一次,还要躲。
“现在是私下聊天,我是专职nba方面的,如果你一直在美国,相信未来我们的沟通还会很多。”段冉把意思说了下,希望打好关系。
“我知道,段哥是这个圈的顶流,我也希望多一个这样的大哥,以后大树底下好乘凉。”
段冉笑了,怪不得陈放说他融入快,就这情商,怎么可能不快。
“当然,喊你一声小放如何?”
“那我也喊一声冉哥!”陈放顺杆子就爬。
经过这么一哈哈,关系就亲密了许多。
“这天也不早了,请你吃饭吧。”
“这个真抱歉,球队有规定,等打完比赛,我跟冉哥好好吃一顿。”
陈放要走,段冉送送,到了酒店大门口,段冉问出心里藏了很久的话。
“你对去nba,是什么想法?”
“以前不敢想,现在很自信,我现在的圈子和兄弟,都是要去nba当老大的,我自然也不会差。”陈放的一句话,让段冉眼睛都亮了。
“所以,冉哥你有句话说得很对。”
“我们以后打交道的时间,很长!”
看着陈放自信的笑容,段冉没有理由的信了,他之前的焦虑和不自信,一下都没有了。
但他随后就想到一个事:“这次巅峰赛,如果表现得很快,选秀会加分很多!”
面对段冉的提醒,陈放自然很清楚,他感谢道:“谢谢冉哥提醒,这次比赛,会很精彩的。”
话里强烈的自信,让段冉很振奋,他也许此刻处于陈放的debuff光环中,人陡然精神抖擞,无端亢奋起来。
耐克的接送车已经来了,陈放打开车门,坐了进去,在车窗口对段冉挥手:“赛场见!”
目送汽车远去,段冉还处于兴奋中,王猛追出来:“人了?”
“刚走!”
“哎呀,太可惜!”王猛跺腿。
“有的机会,你别这样啊!”段冉笑了。
再去没了影的主干道,车水马龙着,段冉的思绪,已经飘到了四天。
好好表现,就像12年王哲林那样,一鸣惊人。
跟大家说个重要的事。
我看了下订阅,发现字数多的,订阅最少。所以以后的章节内容就在3000这样,还有不必要的内容,我就一笔带过了。
其实我一直想很丰富这个故事,但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不能一厢情愿,数据做不了假。
另外关于更新,我还是想再次说下,我更新的字数绝对是起点排名90%以上的,但还是很多人抱怨更新太少,这让我困惑,我去看了一圈体育文,我的算很多。
可能是大家更看章节数,而不是字数。
这些都会一一修正。
(本章完)
耐克巅峰赛从95年开始,双方互有胜负的原因就是,即便美国队天才如云,但世界队却能通过一两个水平相当的球员带着一群职业球员赢得对抗。
相比美国纯靠天赋来赢球,世界队基本都已经有了至少一年的职业比赛经验,从技战术素养上,是整体高过美国队的。
罗伊这几日都在给球员演练战术,关于挡拆空切后的破联防战术,随着训练,他也逐渐确定了主力和轮换,以及边角料。
巴哈马的艾顿、法国的尼利基纳、加拿大的杰克逊、中国的陈放、澳大利亚的哈利。
五个人从高度和移动上,是能跟上美国的攻防转换节奏的,从进攻上,艾顿、陈放的进攻可以作为内外支柱,同时让尼利基纳作为第一接应点,杰克逊和哈利都属于有身体,有一定自主进攻能力。
这个首发,确实可以跟美国队抗衡。
尼日利亚的乌多卡、巴西的韦斯利、立陶宛的马丁纳斯、中国的范子明,可以当内线的轮换耗材。
波斯的爱丁、多米尼加的安德烈斯、澳大利亚的威廉则是后场的轮换。
十二人的世界队,已经在主教练罗伊心里,有了计较。
与此同时,在央视转播团队下塌的酒店,一场意见不一的会议,正正激烈的讨论中。
争论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第一,是安排范子铭和陈放一起接受采访,还是单独分开。
第二、是赛前采访还是赛后采访。
而为什么会出现这两个争论,是因为基于一个大前提。
有论点,但不能是嘘头;有观点,但不能是槽点;有励志,但不能搞对比。
最后一条就是一切以和谐正能量为主。
所以,问题就来了。
范子铭是青训出品,陈放虽然也算是青训,但人家高二之前是校园普通高中生,一个青训系,一个校园系,两人要是放在一起做采访,那采访的问题就很容易出现对比,这是要全国播放的,引发出的问题一定有不良结果。
但自然有认为这样的采访才有意义的人,两帮人呼呼的争吵,让看戏的两位主持人段冉和王猛都傻眼了。
这里有必要提一组央视外出团队的人员构造。
媒体副指挥长,负责球馆转播、媒体运行、新闻宣传的现场负责人。
转播服务主任,协调一切转播后勤任务。
总导演,负责转播过程中的整体导演工作和相关人员的指挥安排。
技术运行中心,负责所有转播技术上的支持。
评论员,负责前台转播呈现内容的主要负责人。
这次出行报道巅峰赛,人不多,只有12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指挥长兼任组长一职,总导演兼任副组长。
两个都有权限和资格对内容的产生,进行讨论。
吵了一下午,到了晚上,双方各退一步。
分开采访,赛前采访。
前面说了为什么要分开采访,但赛前采访是为什么呢?
其实还是不自信的体现,生怕表现不佳,那采访聊什么?聊的都是负能量话题,赛前聊天,可以是展望,是期待。
另外这也可以更好配合宣传,毕竟这么多人来美国,吃喝拉撒加勤务费是一笔很大开支,可以在广告上找回利润,但也要看你广告能卖多少钱啊。
很快,方案提交给了耐克巅峰赛的组委会,作为全球知名的体育品牌,人家搞巅峰赛不是为了慈善和义务宣传篮球,实打实的为了拓展加深在全球的影响力。
很快,采访申请被通过。
训练一天的陈放和范子铭刚回到分给他们两人的房间,就听到了工作人员的敲门声。
一番沟通后,陈放很无语的去冲凉换衣服。
对于采访,他是真的不喜欢。
毕竟他是从球迷变成球星,说白了就是基层进了高层,他很了解中国球迷的爱恨情仇和朴素无华的情感。
你采访多了,虽然可以能获得一部分球迷的好感,对你产生认同和亲切,同样也会因为观点,惹得另外一群人的反感。
所谓言多必失,就是这个道理。(小崔不采访,没那么多黑粉。)
也别带着我其实是为了中国篮球好,想做吹哨人,破冰者,启明灯这种思维,地球离开谁都转了,没了你,大家活得一样好,没这个快乐,可以去寻别的快乐。
说白了,别把自己当根葱,你可以当,但别对外说,尤其是你还没登上山巅,爬山的人,说啥都是废话。
可心里再不情愿,自己还是要去。
他倒不担心范子铭会说啥,他的未来没未来,说啥都是屁话,没人会在意。
因为没粉丝球迷。
出了酒店,由耐克专职人员接送,来到了央视下塌的酒店,专门把一个会议室摆弄成采访室。
陈放表现得很从容,在央视工作人员围观下,开始对口条。
就是俗称的先把访谈问题给你过一遍,你觉得有问题的可以临时修改,另外提醒相关事宜,别说错话。
虽然是录播,可以剪辑,但采访流畅性还是希望能保留住,尽量少咔。
穿着全部都是耐克发放的运动服饰,陈放见到了段冉。
说起段冉,就不得不提他的履历,从2002年入行加入雅虎中国体育,他就从事nba的内容报道输出,这14年,也一直是做相关的内容,包括中国球员在nba影响力最大的那些年,他都是深扎在美国,在nba最前方给国内输送即时资讯。
同时,他也是tx体育里nba最深的捆绑者,tx的nba平台,都是他来策划指导和创建的。
可以说,他才是本次转播团队里,最大牌的。
段冉也在打量陈放,他有股中国人鲜有的气质,充满了锐气,顾盼间,能见目芒转瞬,可谓霸气侧漏就大抵是这个样子吧。
他见过无数的nba球星,尤其当家球星,从陈放身上,他感受到了同等气势。
“段老师,您好。”陈放先双手伸出,主动打招呼。
段冉留意到了陈放手,再握上去就知道,果如资料里所说,大得离谱。
天赋异禀啊!
内心强捺住激动的情绪,他微笑的开启了闲聊,试图把气氛变得轻松些。
陈放的回答能看得出他一点都不紧张,反而像是坐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身体精神都很放松。
工作人员把收音器别在了陈放的领口处,调试ok后在导播的提醒下,段冉道:“采访准备开始了,陈放你这边如何?”
“随时可以吧。”
随后,段冉对导播打了手势,两边同时倒计时,随着1的手势做出,段冉面向镜头,朗朗而谈:“观众们,球迷们,大家好,我是段冉。”
随后就是一番关于本次采访的介绍,包括是什么事,什么人。
一通话后,段冉侧过身,不看镜头,开始面对陈放。
采访进入一问一答的环节。
“是什么让你想来美国。”段冉的第一个问题就很尖锐,但这是开启访谈的成功钥匙,谈开了这个话题,后续才能跟进。
“嗯……。”陈放假装思索了下,回答道:“求知欲吧,想看看外面的天地。”
假如回答,美国是世界上篮球圣地,我想在这里变强,此刻的话虽然没问题,但会遗留一个问题,你是觉得国内没意思,打遍无敌手,所以才换地图升级?
“网上一直流传,是塔图姆招募的你,是这样的吗?”
“这个确实是真的,早在世青赛的时候,我入选了最佳阵容,当时布伦森,塔图姆都在最佳阵容,拍媒体照的时候,我们也互相留下联系方式,杰森说,如果你来美国,一定要联系他。”
“所以,当我飞机落地,我就尝试联系了他,随后他问我,你是来旅游还是做什么,我回答我是来念书,于是他就顺理成章的招募了我。”
“真是一段佳话,在过去的一年,你和塔图姆把球队带到了全美第一,这超出你的意料吗?”
“呵呵,没有想过,这里需要更正下,所谓的全美第一每天都变化,事实上,美国对美高的排名是不准的,很多媒体都会做个单方面的排名。”
段冉对陈放的回答感到惊讶,陈放有超出同龄人的沉稳和睿智,他能感觉到,一直避免出现尖锐、傲娇这种负面标签。
“本次巅峰赛,你要跟你的队友塔图姆来对阵,现在很多媒体把你们的对决当做热点来讨论,你有什么感觉?”
“哈哈,说实话,没感觉。”陈放先是笑了下,“我和杰森朝夕相处,这次来波特兰都是坐一辆出租车来的。在我去查米纳德的第一天,我们就单挑过。”“结果呢?”段冉敏锐的抓住了这个问题。
“我输了,很正常,杰森是全美最好的球员之一。”陈放很坦然。
“这也是我来美国的目的,求锤得锤,淬火已身。”
陈放的回答,让段冉肃然起敬,想象下,一个刚拿下世青赛得分王,在国内第一次青运会上,毫无争议的统治了球场,却甘心去了美国,努力提高自己。
求锤得锤,淬火已身。
好妙的一句话。
段冉感觉自己摸住了本次采访的核心思想,他继续问:“为什么想这样?”
“因为人都是有瓶颈,就跟铁变钢的过程,是需要外部重压的。”尽管陈放采访前,想低调,想糊弄过去,但面对段冉真挚的眼神,他难免会有一些真情流露。
“国内压力相对来你来说,还是太小吗?”段冉问道。
“不能这样看待。”陈放却摇头。
“国内压力一样很大,所谓的舒适区的舒适,我想只是限于熟悉环境,国内一样有很多厉害的同龄人,只是在美国,你碰到的更多。”
“在美国,你现在适应了吗?”
“还算可以,主要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个社牛,喜欢到处交朋友,加上自己会煮饭炒菜,队友都着迷我的手艺,所以我融入得很快。”
“哦,这个思路提供得不错,所谓技多不压身。”段冉深有感触,他就是在美国求学的,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如何融入美国,他其实有发言权。
令他惊讶的是,陈放好像非常快就融入,并且是黑人圈,要知道,黑人可以跟你做朋友,但这个朋友甚至连酒肉都不算,一个黑人愿意去你家吃饭,这是非常重大的关系进步。
但这个不能在采访里聊,段冉继续问:“现在espn的排名,你在第五,从以往的惯例来看,你现在应该收到了很多offer吧。”
“是的,有几家,我现在也在考虑,选择一个好的d1,对发展很重要,希望我运气能不错。”
这个话题,段冉不敢聊,因为一切未来的事情,你现在问,给出什么答案都不会对采访有利。
采访应该聊过往,聊当下。
于是,他迅速切回到主题。
“对于此次临时被选入巅峰赛,你有心理准备吗?”
“没有,很意外,但也习惯了,很多时候,打球就是这样。”
陈放打了个比分:“就像去打野球,对方什么实力特点,一概不知。但球还是要打,在比赛里去判断和适应。”
“那你对这场比赛,有期待吗?”
“有,这是人生很难得的经历,一辈子就这一次,我希望不留遗憾。”
对于遗憾,段冉的理解是想赢球,这也是他想知道的,于是问:“四天后的比赛,你觉得世界队能赢球吗?”
“作为世界队,我当然希望赢。其实两边都是非常出色的球员,胜负很难判断,不到比赛结束那刻,谁也说不准。”
陈放圆滑的回答让段冉感觉他完全不像未满18岁的少年,实在太老道了。
于是他只能重新寻找话题:“陈放,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外号,连美国球迷都在给你取外号,你对这个事怎么看待?”
“哈,我也喜欢给队友取绰号,甚至我在班上,也会。”
“有些流传的外号是你自己取的,是吗?”
“对,例如大隼,想让别人记住自己,所以取了个比较独特,就像这一次进世界队,就有队友对我喊:大隼,大隼。”
陈放的放松,也让采访变得很流畅,随后段冉在提完最后几个既定问题后,他问出了杀手锏。
“今年是奥运年,你想过为国家打奥运会吗?”
此话题让陈放面容一肃,他先是端着了自己的坐姿,然后沉声道:“为国效力,义不容辞。”
“但我想,国家队会根据阵容搭配和团队默契,各方面去考虑每一个球员,我毕竟年龄还小,比赛经验,对抗强度,方方面面都不够。”
叠个大buff,然后顺势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去,陈放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既不逼宫,也不甩性子,堂堂正正的按部就班便是。
结束访谈,陈放被段冉引到另外一个房间,这算是段冉自己的小心愿,他想跟这位很大可能冲击nba的少年聊聊,毕竟目前nba,已经没有中国人。
有希望的,目前只有一个流言中的周琦。
“刚才的采访,我的问题是不是尖锐了?”段冉先说了声抱歉。
“没有,美国的更尖锐,所以我都不敢接受采访。”
事实确实如此,要不是央视,估计陈放这一次,还要躲。
“现在是私下聊天,我是专职nba方面的,如果你一直在美国,相信未来我们的沟通还会很多。”段冉把意思说了下,希望打好关系。
“我知道,段哥是这个圈的顶流,我也希望多一个这样的大哥,以后大树底下好乘凉。”
段冉笑了,怪不得陈放说他融入快,就这情商,怎么可能不快。
“当然,喊你一声小放如何?”
“那我也喊一声冉哥!”陈放顺杆子就爬。
经过这么一哈哈,关系就亲密了许多。
“这天也不早了,请你吃饭吧。”
“这个真抱歉,球队有规定,等打完比赛,我跟冉哥好好吃一顿。”
陈放要走,段冉送送,到了酒店大门口,段冉问出心里藏了很久的话。
“你对去nba,是什么想法?”
“以前不敢想,现在很自信,我现在的圈子和兄弟,都是要去nba当老大的,我自然也不会差。”陈放的一句话,让段冉眼睛都亮了。
“所以,冉哥你有句话说得很对。”
“我们以后打交道的时间,很长!”
看着陈放自信的笑容,段冉没有理由的信了,他之前的焦虑和不自信,一下都没有了。
但他随后就想到一个事:“这次巅峰赛,如果表现得很快,选秀会加分很多!”
面对段冉的提醒,陈放自然很清楚,他感谢道:“谢谢冉哥提醒,这次比赛,会很精彩的。”
话里强烈的自信,让段冉很振奋,他也许此刻处于陈放的debuff光环中,人陡然精神抖擞,无端亢奋起来。
耐克的接送车已经来了,陈放打开车门,坐了进去,在车窗口对段冉挥手:“赛场见!”
目送汽车远去,段冉还处于兴奋中,王猛追出来:“人了?”
“刚走!”
“哎呀,太可惜!”王猛跺腿。
“有的机会,你别这样啊!”段冉笑了。
再去没了影的主干道,车水马龙着,段冉的思绪,已经飘到了四天。
好好表现,就像12年王哲林那样,一鸣惊人。
跟大家说个重要的事。
我看了下订阅,发现字数多的,订阅最少。所以以后的章节内容就在3000这样,还有不必要的内容,我就一笔带过了。
其实我一直想很丰富这个故事,但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不能一厢情愿,数据做不了假。
另外关于更新,我还是想再次说下,我更新的字数绝对是起点排名90%以上的,但还是很多人抱怨更新太少,这让我困惑,我去看了一圈体育文,我的算很多。
可能是大家更看章节数,而不是字数。
这些都会一一修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