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英荷照会
广德二十年三月初八日,英、荷东印度公司联合舰队抵达烟台芝罘港。
舰队计划封锁渤海湾,阻断叛军通过海运向南方战场补给兵员粮食。
十五日,荷、英派使团统治北直隶总督刘潭。命令这位留守北直隶的皇族向叛军首领,长公主刘雨霏传话。
立即停止叛乱。
英荷东印度公司以各自国王(女皇)的名义,要求长公主无条件接受广德新政,将参与叛乱的所有军队全部撤回。停止一切敌对活动。并向长公主列出了一系列和平条款:
允许各国自由贸易;
一个国家,一个国王,接受广德帝诏令,服从刘堪指挥;
各州府县限期选举产生议员并接受议员监督;
裁撤南征兵团,停止征伐缅甸等国,废除先军注意;
公示各州县官员财产、俸禄,废除官吏的法律豁免权;
保护个人合法财产,不得以朝廷、大局等名义剥夺侵害;
关闭诏狱、锦衣卫等特务机构;
废除科举,取消士子特权;
焚书坑法,禁止韩非子、商鞅等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对极圈主义、奴性毒害者进行挽救教育,必要时可物理消灭;
允许臣民游行集会出班结社等;
停止对支持新政人士的杀戮和迫还;
停止对广德皇帝新政的妖魔化宣传;
停止对欧洲传教士的诬蔑、迫还;
兴建教堂;
废除朝廷对厂矿、森林、食盐、烟卷、石油煤炭、河湖等经营垄断权利,向民间开放;
停止对欧洲各国、日本等国的恶意诋毁;
禁止缠足;
调整关税,降低对欧洲、日本等国外来商品的税率;
停止对太祖皇帝刘招孙的神话宣传,打击白莲教等;
还政于民,承认兵保证臣民普遍的参政权力;
改《大齐律》为《大齐宪法》,改大齐臣民为大齐公民。
对此次参与叛乱的共计三十二位将领、四十八位主官进行严惩,对长公主刘雨霏、汉王刘谦等人可免于惩罚,但须驱逐出境。
······
郧阳之战后,叛军与齐军在河南战场陷入僵持,叛军逐渐不支。
随着欧洲势力的介入,缺乏海军的叛军腹背受敌,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广德皇帝一方倾斜。
刘潭早年随江流儿出使欧洲,对英国海军实力有一定了解,他深知天津水师不是英荷联军的对手,所以面对联军挑衅,他甚至不敢组织反抗。
英荷两国使团列出的这一大串条款,他甚至不敢禀报给长公主。
以刘潭对刘雨霏的了解,若是让公主知道这些,必定触发雷霆之怒。
到时候不仅叛军与朝廷的议和将化为泡影,派来传信的英荷使团恐将无一人幸免。
红毛夷提出的要求,其中有些比广德皇帝的新政还要过分,还要诛心。
不要说是长公主,就是随便拎出一个北方士绅,也不会答应这些要求。
此时长公主率大军盘桓于河南,与她弟弟的精锐兵马展开拉锯战,一时半会儿还顾不上北方。
出乎刘潭预料,河南的塘报很快发到了天津。
长公主在塘报中质问天津港出现的红毛夷舰船是怎么回事。刘潭只好硬着头皮解释,他对东印度公司入侵只字不提。只说有几艘前往日本长崎贸易的红毛夷商船被暴风吹到了渤海湾,暂时停泊烟台和天津,遇难的红毛夷希望能得到补给和淡水,希望能和沿海商人进行贸易,然后很快就会离开。
这样的鬼话忽悠三岁小孩还可以,糊弄刘雨霏恐怕不行。
然而事已至此,刘潭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他一边欺瞒刘雨霏,一边派出幕僚与英荷舰队周旋。
这位大齐皇族甚至不惜费血本贿赂红毛夷,劝说对方离开自己的辖区,哪怕去江淮或广东祸害也好,只要离开天津,一切都好说。
奈何红毛夷根本不吃这套。
趁他病要他命的道理,红毛夷也懂。
趁着广德皇帝在南方牵制住叛军主力,英国人决定给长公主一个教训,这也是结束大齐叛乱的最优解。
刘潭祸水南引的计划很快泡汤,纸终究包不住火,三月二十九日,刘雨霏通过锦衣卫得知此事。
暴怒之下的长公主立即罢免刘潭的总督职位,念在其忠于先皇,勤勤勉勉的份上,没有立即将其处死。
刘雨霏只让其戴罪立功,同时明确拒绝英荷提出的停战要求。
不仅如此,倔强的长公主还将英荷使全部扣留,关入北直隶诏狱。
长公主再次警告红毛夷不得干预大齐内政,否则两国东印度公司和旗下近十万职员,将付出惨重代价。
英荷舰队对长公主警告置之不理,继续攻打天津港。
于是派往天津的英荷使团最先付出了惨重代价。
由于叛军水师在渤海湾被英荷舰队封锁,舰船损失严重,汉王刘谦得知逮拿住红毛夷使者,遂派下令将巴春礼一行三十八人逮捕,交与刑部审讯。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样的法则在刘谦看来是不存在的,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红毛夷连庶民都算不上,不全部把他们宰了已经算是开恩了。
于是刑部官员下令三十八个红毛夷关押在暗无天日的大牢中,让他们和齐国的死囚住在一起。
狱卒们用粗大锁链捆住红毛夷,并将他们手脚拴在梁柱上,任由老鼠臭虫啃食他们。
《伦敦时报》的记者拜耳比在进入大牢后的第二天便离奇死去,尸体放在北直隶大牢中任由腐烂,三天后才被狱卒发现,被扔到大沽口喂鱼。
雅各布上尉的小腿腐烂长出蛆虫,看到蛆虫在自己身上乱爬,这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英勇军官最终精神崩溃,撞破脑袋后离世;
······
原本英国人对长公主还抱有一丝幻想。
毕竟大不列颠帝国的最高权力者也是个女人,女人一般不会为难女人。
女人,通常是和平主义者。
然而,当使者被捕的消息传到舰队司令官耳中,当听说使节无端被扣且被野蛮对待,英荷联军愤怒了。
他们决定给这个野蛮残忍的长公主一点颜色看看。
(本章完)
广德二十年三月初八日,英、荷东印度公司联合舰队抵达烟台芝罘港。
舰队计划封锁渤海湾,阻断叛军通过海运向南方战场补给兵员粮食。
十五日,荷、英派使团统治北直隶总督刘潭。命令这位留守北直隶的皇族向叛军首领,长公主刘雨霏传话。
立即停止叛乱。
英荷东印度公司以各自国王(女皇)的名义,要求长公主无条件接受广德新政,将参与叛乱的所有军队全部撤回。停止一切敌对活动。并向长公主列出了一系列和平条款:
允许各国自由贸易;
一个国家,一个国王,接受广德帝诏令,服从刘堪指挥;
各州府县限期选举产生议员并接受议员监督;
裁撤南征兵团,停止征伐缅甸等国,废除先军注意;
公示各州县官员财产、俸禄,废除官吏的法律豁免权;
保护个人合法财产,不得以朝廷、大局等名义剥夺侵害;
关闭诏狱、锦衣卫等特务机构;
废除科举,取消士子特权;
焚书坑法,禁止韩非子、商鞅等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对极圈主义、奴性毒害者进行挽救教育,必要时可物理消灭;
允许臣民游行集会出班结社等;
停止对支持新政人士的杀戮和迫还;
停止对广德皇帝新政的妖魔化宣传;
停止对欧洲传教士的诬蔑、迫还;
兴建教堂;
废除朝廷对厂矿、森林、食盐、烟卷、石油煤炭、河湖等经营垄断权利,向民间开放;
停止对欧洲各国、日本等国的恶意诋毁;
禁止缠足;
调整关税,降低对欧洲、日本等国外来商品的税率;
停止对太祖皇帝刘招孙的神话宣传,打击白莲教等;
还政于民,承认兵保证臣民普遍的参政权力;
改《大齐律》为《大齐宪法》,改大齐臣民为大齐公民。
对此次参与叛乱的共计三十二位将领、四十八位主官进行严惩,对长公主刘雨霏、汉王刘谦等人可免于惩罚,但须驱逐出境。
······
郧阳之战后,叛军与齐军在河南战场陷入僵持,叛军逐渐不支。
随着欧洲势力的介入,缺乏海军的叛军腹背受敌,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广德皇帝一方倾斜。
刘潭早年随江流儿出使欧洲,对英国海军实力有一定了解,他深知天津水师不是英荷联军的对手,所以面对联军挑衅,他甚至不敢组织反抗。
英荷两国使团列出的这一大串条款,他甚至不敢禀报给长公主。
以刘潭对刘雨霏的了解,若是让公主知道这些,必定触发雷霆之怒。
到时候不仅叛军与朝廷的议和将化为泡影,派来传信的英荷使团恐将无一人幸免。
红毛夷提出的要求,其中有些比广德皇帝的新政还要过分,还要诛心。
不要说是长公主,就是随便拎出一个北方士绅,也不会答应这些要求。
此时长公主率大军盘桓于河南,与她弟弟的精锐兵马展开拉锯战,一时半会儿还顾不上北方。
出乎刘潭预料,河南的塘报很快发到了天津。
长公主在塘报中质问天津港出现的红毛夷舰船是怎么回事。刘潭只好硬着头皮解释,他对东印度公司入侵只字不提。只说有几艘前往日本长崎贸易的红毛夷商船被暴风吹到了渤海湾,暂时停泊烟台和天津,遇难的红毛夷希望能得到补给和淡水,希望能和沿海商人进行贸易,然后很快就会离开。
这样的鬼话忽悠三岁小孩还可以,糊弄刘雨霏恐怕不行。
然而事已至此,刘潭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他一边欺瞒刘雨霏,一边派出幕僚与英荷舰队周旋。
这位大齐皇族甚至不惜费血本贿赂红毛夷,劝说对方离开自己的辖区,哪怕去江淮或广东祸害也好,只要离开天津,一切都好说。
奈何红毛夷根本不吃这套。
趁他病要他命的道理,红毛夷也懂。
趁着广德皇帝在南方牵制住叛军主力,英国人决定给长公主一个教训,这也是结束大齐叛乱的最优解。
刘潭祸水南引的计划很快泡汤,纸终究包不住火,三月二十九日,刘雨霏通过锦衣卫得知此事。
暴怒之下的长公主立即罢免刘潭的总督职位,念在其忠于先皇,勤勤勉勉的份上,没有立即将其处死。
刘雨霏只让其戴罪立功,同时明确拒绝英荷提出的停战要求。
不仅如此,倔强的长公主还将英荷使全部扣留,关入北直隶诏狱。
长公主再次警告红毛夷不得干预大齐内政,否则两国东印度公司和旗下近十万职员,将付出惨重代价。
英荷舰队对长公主警告置之不理,继续攻打天津港。
于是派往天津的英荷使团最先付出了惨重代价。
由于叛军水师在渤海湾被英荷舰队封锁,舰船损失严重,汉王刘谦得知逮拿住红毛夷使者,遂派下令将巴春礼一行三十八人逮捕,交与刑部审讯。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样的法则在刘谦看来是不存在的,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红毛夷连庶民都算不上,不全部把他们宰了已经算是开恩了。
于是刑部官员下令三十八个红毛夷关押在暗无天日的大牢中,让他们和齐国的死囚住在一起。
狱卒们用粗大锁链捆住红毛夷,并将他们手脚拴在梁柱上,任由老鼠臭虫啃食他们。
《伦敦时报》的记者拜耳比在进入大牢后的第二天便离奇死去,尸体放在北直隶大牢中任由腐烂,三天后才被狱卒发现,被扔到大沽口喂鱼。
雅各布上尉的小腿腐烂长出蛆虫,看到蛆虫在自己身上乱爬,这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英勇军官最终精神崩溃,撞破脑袋后离世;
······
原本英国人对长公主还抱有一丝幻想。
毕竟大不列颠帝国的最高权力者也是个女人,女人一般不会为难女人。
女人,通常是和平主义者。
然而,当使者被捕的消息传到舰队司令官耳中,当听说使节无端被扣且被野蛮对待,英荷联军愤怒了。
他们决定给这个野蛮残忍的长公主一点颜色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