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乱
会稽郡,上虞县。
炎炎烈日下,一竿“孙”字大旗高举起。
其下全都是手持兵刃的天师道众,四方百姓云集而来。
各种锄头、叉子、木竿高高举起,“朝廷不给我们活路,就休怪我等反了!”
“反了!”
隐藏在人群之中,有不少身躯高大身披盔甲之人,一看就是当地的豪杰。
自从司马元显下令征召乐属之后,三吴震动,不仅平民百姓反对,也得罪了当地士族豪强。
会稽郡作为晋室的西府,不止有侨姓士族,还有周、沈、朱、顾、虞等本地豪强,王廞作乱时,其“娘子军”中就有顾、虞两家之人。
而这些本地豪族对司马家的不满不是一天两天。
之前之所以不动,是因为司马元显化解了北府和西府的危机,以为朝廷会安分一些,没想到一转眼主意就打到了他们身上。
竟然要征发荫户和僮客……
这已经触及到了他们的底线。
按照以往的惯例,侨姓士族总能通过各种裙带关系和规则安然无恙,而这些本地豪族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弄到最后,几乎都是他们倒霉。
司马王谢,这些大族本来就是朝廷,不可能冲着自己下刀。
所以这一次征发“乐属”,是冲着他们来的。
三吴豪族反应最是激烈,不管信不信天师道,都加入其中。
而有了三吴豪强的支持,效果立竿见影,无数百姓从各自涌向上虞。
“天助我也,真乃天助我也,司马元显司马道子犬豕也!啊哈哈哈——”孙恩简直乐开了。
本以为要蛰伏个三五年,没想到一转眼司马家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刚刚化解了北府和西府的围攻,又激起东府百姓的不满。
卢循也满脸激动,“会稽乃朝廷之东府,先破上虞,次取会稽,则三吴唾手可得,大业可成也!”
唯一还算正常的只有徐道覆,他始终认为现在并非动手的最佳时机,因为北府和西府并未交战,实力还在。
天师道在会稽起兵,首先就要面对北府军的反扑。
这样反而是帮了北府军一把,让朝廷不得不倚重北府诸将。
只是他说的话,卢循或许还会考虑一二,孙恩根本就听不进去,满脑子都是报仇雪恨,要跟司马家算总账。
“事到如今,唯有放手一搏。事不宜迟,速速攻破上虞,再取山阴!”徐道覆提醒正在狂欢的孙恩。
山阴县是会稽郡的郡治,也是侨姓士族的聚集之地,驻扎有五千重兵,还有各家部曲。
只要快速拿下山阴,便能摧毁朝廷在三吴的根基。
“拿下上虞!”孙恩指向上虞县城的方向。
“杀!”
天师道众也被压抑了很久,尤其是盐渎被烧之后,失去了财源,日子过得十分辛苦,如今总算熬到了头,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冲向县城。
不得不说孙家三吴相当有影响力,一杆“孙”字大旗推到城下,城门自动打开。
城内的天师道众欢呼雀跃,提着县令人头出来迎接。
合兵一处,将近三万余众,马不停蹄,直奔山阴县而去。
会稽内史王凝之乃书圣王羲之次子,才女谢道韫丈夫,身上还挂着一个中军护军,书法冠绝于世,只是风评不高,连妻子谢道韫都鄙夷其无能: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此时此刻,王凝之将自己关在静室之中。
文武掾吏都被堵在门外,急得满头大汗,“妖贼已破上虞,护军当分兵拒收关隘,召集青壮协同守城!”
山阴,意为地处复宿山之北。
周围还有东山、会稽山屏护,修建了不少关隘。
虽然谈不上多坚固,但天师道没有工程器械,挡住他们十天半月轻轻松松,而山阴作为朝廷的东府,也是一座雄城,粮草军械充足,城内百姓加上士族的部曲,少说也能凑出一万人马。
不说击败天师道,守上半年也没问题。
但王凝之的表现,却让文武将吏们捏了一把汗。
既不出兵也不设备,更不召集青壮,整日在静室中身披道衣,踏星步斗,拜神起乩,祈求苍天庇佑……
苦等了一个多时辰,才见王凝之手持拂尘,施施然出来,一派仙风道骨,名士风采,“诸位不必惊慌,我已向仙人请示,借鬼兵守诸津要,各数万,贼不足忧也!”
掾吏们目瞪口呆,但他们都是浊吏,没有王凝之的命令,调不动城中的守军,更号令不了各士族的部曲……
当即就有人离城而去。
王凝之装神弄鬼,孙恩却没有拖泥带水,三万人马不费吹灰之力便兵临山阴城下。
城中的天师道跟着作乱,一片乌烟瘴气。
守军多年未曾征战,皆已懈怠,士族子弟带头逃窜,王凝之躲在府中,不敢露面,守军也跟着逃命,连防守的组织不起来。
天师道道轻易攻入城中,烧杀掳掠,火光四起。
直到这时,王凝之才知道怕了,鬼兵没见到,妖贼已经杀进来,准备带着儿子逃跑,但城中到处都是乱军,城门也被天师道控制,终被孙恩捕获,一刀枭首,六个子女全部遇乱。
其妻谢道韫率领侍女抽刀抵抗,手刃数人,坚决不降,力竭被俘。
孙恩敬佩其胆色,释放回家。
自此东府会稽沦陷,城内四五万人口也全都落入孙恩之手,天师道扩充至六万大军,还获得了会稽府库中的军械粮草,贼势大盛。
三吴震动。
吴国内吏桓谦、临海太守王崇、义兴太守魏隐没等孙恩来攻,便弃郡而逃。
不数日,会稽谢鍼、吴郡陆瑰、吴兴丘尫、义兴许允之、临海周胄、永嘉张永及东阳、新安八郡百姓俱起,响应天师道。
天师道声势愈大,席卷三吴八郡。
吴兴太守谢邈、永嘉太守司马逸、南康公谢明慧、黄门郎谢冲、张琨等侨姓士族皆被斩尽杀绝。
十日之内,天师道众滚雪球一般,增至数十万。
司马元显没有增加一兵一卒,却帮了天师道一个大忙。
其后,孙恩据守会稽,自号征东将军,号其众曰“长生人”,口出狂言,要取司马氏而代之……
(本章完)
会稽郡,上虞县。
炎炎烈日下,一竿“孙”字大旗高举起。
其下全都是手持兵刃的天师道众,四方百姓云集而来。
各种锄头、叉子、木竿高高举起,“朝廷不给我们活路,就休怪我等反了!”
“反了!”
隐藏在人群之中,有不少身躯高大身披盔甲之人,一看就是当地的豪杰。
自从司马元显下令征召乐属之后,三吴震动,不仅平民百姓反对,也得罪了当地士族豪强。
会稽郡作为晋室的西府,不止有侨姓士族,还有周、沈、朱、顾、虞等本地豪强,王廞作乱时,其“娘子军”中就有顾、虞两家之人。
而这些本地豪族对司马家的不满不是一天两天。
之前之所以不动,是因为司马元显化解了北府和西府的危机,以为朝廷会安分一些,没想到一转眼主意就打到了他们身上。
竟然要征发荫户和僮客……
这已经触及到了他们的底线。
按照以往的惯例,侨姓士族总能通过各种裙带关系和规则安然无恙,而这些本地豪族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弄到最后,几乎都是他们倒霉。
司马王谢,这些大族本来就是朝廷,不可能冲着自己下刀。
所以这一次征发“乐属”,是冲着他们来的。
三吴豪族反应最是激烈,不管信不信天师道,都加入其中。
而有了三吴豪强的支持,效果立竿见影,无数百姓从各自涌向上虞。
“天助我也,真乃天助我也,司马元显司马道子犬豕也!啊哈哈哈——”孙恩简直乐开了。
本以为要蛰伏个三五年,没想到一转眼司马家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刚刚化解了北府和西府的围攻,又激起东府百姓的不满。
卢循也满脸激动,“会稽乃朝廷之东府,先破上虞,次取会稽,则三吴唾手可得,大业可成也!”
唯一还算正常的只有徐道覆,他始终认为现在并非动手的最佳时机,因为北府和西府并未交战,实力还在。
天师道在会稽起兵,首先就要面对北府军的反扑。
这样反而是帮了北府军一把,让朝廷不得不倚重北府诸将。
只是他说的话,卢循或许还会考虑一二,孙恩根本就听不进去,满脑子都是报仇雪恨,要跟司马家算总账。
“事到如今,唯有放手一搏。事不宜迟,速速攻破上虞,再取山阴!”徐道覆提醒正在狂欢的孙恩。
山阴县是会稽郡的郡治,也是侨姓士族的聚集之地,驻扎有五千重兵,还有各家部曲。
只要快速拿下山阴,便能摧毁朝廷在三吴的根基。
“拿下上虞!”孙恩指向上虞县城的方向。
“杀!”
天师道众也被压抑了很久,尤其是盐渎被烧之后,失去了财源,日子过得十分辛苦,如今总算熬到了头,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冲向县城。
不得不说孙家三吴相当有影响力,一杆“孙”字大旗推到城下,城门自动打开。
城内的天师道众欢呼雀跃,提着县令人头出来迎接。
合兵一处,将近三万余众,马不停蹄,直奔山阴县而去。
会稽内史王凝之乃书圣王羲之次子,才女谢道韫丈夫,身上还挂着一个中军护军,书法冠绝于世,只是风评不高,连妻子谢道韫都鄙夷其无能: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此时此刻,王凝之将自己关在静室之中。
文武掾吏都被堵在门外,急得满头大汗,“妖贼已破上虞,护军当分兵拒收关隘,召集青壮协同守城!”
山阴,意为地处复宿山之北。
周围还有东山、会稽山屏护,修建了不少关隘。
虽然谈不上多坚固,但天师道没有工程器械,挡住他们十天半月轻轻松松,而山阴作为朝廷的东府,也是一座雄城,粮草军械充足,城内百姓加上士族的部曲,少说也能凑出一万人马。
不说击败天师道,守上半年也没问题。
但王凝之的表现,却让文武将吏们捏了一把汗。
既不出兵也不设备,更不召集青壮,整日在静室中身披道衣,踏星步斗,拜神起乩,祈求苍天庇佑……
苦等了一个多时辰,才见王凝之手持拂尘,施施然出来,一派仙风道骨,名士风采,“诸位不必惊慌,我已向仙人请示,借鬼兵守诸津要,各数万,贼不足忧也!”
掾吏们目瞪口呆,但他们都是浊吏,没有王凝之的命令,调不动城中的守军,更号令不了各士族的部曲……
当即就有人离城而去。
王凝之装神弄鬼,孙恩却没有拖泥带水,三万人马不费吹灰之力便兵临山阴城下。
城中的天师道跟着作乱,一片乌烟瘴气。
守军多年未曾征战,皆已懈怠,士族子弟带头逃窜,王凝之躲在府中,不敢露面,守军也跟着逃命,连防守的组织不起来。
天师道道轻易攻入城中,烧杀掳掠,火光四起。
直到这时,王凝之才知道怕了,鬼兵没见到,妖贼已经杀进来,准备带着儿子逃跑,但城中到处都是乱军,城门也被天师道控制,终被孙恩捕获,一刀枭首,六个子女全部遇乱。
其妻谢道韫率领侍女抽刀抵抗,手刃数人,坚决不降,力竭被俘。
孙恩敬佩其胆色,释放回家。
自此东府会稽沦陷,城内四五万人口也全都落入孙恩之手,天师道扩充至六万大军,还获得了会稽府库中的军械粮草,贼势大盛。
三吴震动。
吴国内吏桓谦、临海太守王崇、义兴太守魏隐没等孙恩来攻,便弃郡而逃。
不数日,会稽谢鍼、吴郡陆瑰、吴兴丘尫、义兴许允之、临海周胄、永嘉张永及东阳、新安八郡百姓俱起,响应天师道。
天师道声势愈大,席卷三吴八郡。
吴兴太守谢邈、永嘉太守司马逸、南康公谢明慧、黄门郎谢冲、张琨等侨姓士族皆被斩尽杀绝。
十日之内,天师道众滚雪球一般,增至数十万。
司马元显没有增加一兵一卒,却帮了天师道一个大忙。
其后,孙恩据守会稽,自号征东将军,号其众曰“长生人”,口出狂言,要取司马氏而代之……
(本章完)